先端医疗 | 肿瘤切除手术的黑科技:荧光分子探针

时间:2019-08-25 09:24:04 来源:日本就医网

肿瘤切除手术中,往往会因为过度切除而伤害周围组织或由于切除不彻底而影响病人预后。为了降低复发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肿瘤的精准切除已成为手术的趋势,而术中引导对外科医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外科医生在术中主要依赖视觉和触觉反馈。X射线、PET/CT或MRI等成像方式,主要用于术前诊断、手术计划或中期评估,但他们却很难整合至手术室场景中。虽然已经有不少医院开始装备术中影像设备,但由于成本高以及实际操作复杂而推进缓慢。

荧光引导手术

为了破解技术瓶颈,实现更精准的肿瘤切除,一种叫做“荧光引导手术“(fluorescenceguidedsurgery,FGS)的术中导航技术逐渐成为外科医生的“宠儿”。该技术利用特定波长激发光照射,激发肿瘤自身荧光、滞留的荧光分子或细胞摄取的外源性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引导术者对肿瘤进行精准切除。

荧光引导手术多采用近红外荧光(NIR,700-900nm),如ICG、Cy5和 IRDye800CW等。与可见光相比,NIR荧光组织穿透性好(5-10mm)、散射小、背景荧光低,更适合临床在体成像。目前,吲哚菁绿(ICG)已作为目前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NIR荧光已在肝癌显影和前哨淋巴结显影等应用上已初见成效。但由于ICG本身并不具有肿瘤靶向性,自此,具有靶向性的荧光分子探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术中荧光分子探针成像原理

上图:靶向荧光分子探针的潜在应用示意图。

下图:在开放和腹腔镜手术中实施荧光引导。经静脉注射后的示踪剂(手术前1小时以内,视示踪剂而定)、肿瘤或其他目标组织使用专业的近红外摄像机,从而指导外科医生实时切除。立即切除后,标本可以在手术室内的后桌(用来分析的桌子)上成像用荧光照相机和显微镜观察组织样本。因此,病理学家可以快速检查切除边缘上的荧光,并提供快速反馈给外科医生。

靶向荧光分子探针

靶向荧光探针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识别基团(recognitionelement)、报告基团(fluorophore)和连接体(linker)。识别基团决定了探针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报告基团决定了其灵敏度,而连接体则可以调节探针的大小、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和带电情况等特性。

识别基团是探针最核心的部分,主要有两种识别策略:一是利用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受体,如叶酸受体和EGFR等;二是利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酶,如组织蛋白酶(cathepesin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这些酶往往和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有关。

A:探针结构

B:基于配受体结合的探针

C:基于酶激活的探针

靶向荧光分子探针的应用

荧光分子影像借助分子探针和荧光内镜设备,将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精准点亮”,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和早期诊断。

手术导航

手术残留和预后不良以及癌症复发息息相关,而过度切除则可能伤害周围正常组织。因此判断肿瘤边界十分重要。靶向荧光探针能够在术中实时点亮癌细胞,帮助医生判断肿瘤边界和发现转移灶,这一概念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荧光引导手术。

世界首例荧光导航卵巢癌切除术

早期诊断

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早期消化道癌症其实并不可怕,预后良好,治疗后5 年的生存率高达90%。内镜是消化道早癌诊断的主要工具,但现有的内镜检查技术并不能满足胃肠癌诊断的临床需要,早癌诊断率不足20%。

靶向荧光探针可特异性点亮病变细胞,帮助医生发现容易疏漏的病变,提高早癌的检出率。

EMI-137探针可提高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

荧光探针临床研究的现状

目前,靶向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国外明显领先于国内,其中BLZ-100、OTL38、EMI-137和贝伐单抗-IRDye800CW等靶向荧光探针已进入临床研究,其中OTL38 针对卵巢癌的临床试验已进入III期,此外还有一系列探针正在临床前开发中。

相关文章

日本卫材: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仑卡奈单抗”欧盟获批

日本卫材和美国百健(Biogen) 4月宣布,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lecane......

早期胰腺癌筛查新突破:胃镜检查多一步,生存率翻4倍

胰腺癌早发现,生存率能从13%飙升到53%!"日本大阪大学最新研究显示......

2025日本临床肿瘤协会:癌症治疗新希望:免疫细胞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作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式,在......

日本胃癌协会提示:警惕新药T-DXd的肺健康风险

德曲妥珠单抗(T-DXd DS-8201) 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精准导弹......

为什么癌症总爱往肺里跑?科学家发现关键线索

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最担心的可能不是原发肿瘤,而是癌细胞的转......

全身骨痛查不出原因?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型"隐形骨病"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长期困扰患者的新型骨病元凶——这种让......

日本批准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每天1粒

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来了!每天1粒,适合常规治疗无效患者2024年底,......

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危险信号:不可忽视的警示

卵巢癌,这个在女性中相对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癌症,近年来引起了......

超声波+MRI:塔尔萨疗法或改变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和放射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主要内分泌障碍和管理方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可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