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医科大学临床经验证明,粪菌移植的供体选择很重要

时间:2019-03-05 19:35:40 来源:日本就医网



藤田医科大学消化科大宫教授指出,艰难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是一方面,而针对溃疡性肠炎的粪菌移植方法,还需要更科学的治疗方法研究与进步。

大宫教授认为,粪菌移植会遇到患者肠内菌群与供体肠内菌群的不吻合,不确定要素过多,结果也有不确定性。供体粪便的未知病毒、菌种可能导致传染风险上升。另外供体的招募与移植非常繁琐,可受益的患者可能不多。

为了提高粪菌移植的科学性,以及治疗效果,应该固定供体候补人群。加拿大的临床试验缓解得到疾病缓解的9名换这中,7人使用的了同一位供体的粪便,这说明选择合适肠内菌群的供体至关重要。不同供体的粪便不同,分析检查后锁定治疗效果好的供体粪便,用来粪菌移植是最理想的。

在大宫教授看来,要提高粪菌移植之的疗效,同时使用除菌疗法可能更有利。在移植前对患者紊乱的肠内菌群进行清扫,移植后更容易再现健康菌群。过去用除菌疗法患者可能复发,如果能在除菌后追加粪菌移植,患者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缓解状态。

实际上,现在正在顺天堂医院进行的粪菌移植试验,已经组合了除菌疗法。而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将开展这样的联合疗法试验。

大宫教授说,目前粪菌移植的治疗方法没有明确的共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很多课题有待解决。但是与目前的药物疗法和对症疗法相比,粪菌移植的方向正确是毋庸置疑的。今后还要进一步解析细菌群的主要参与者。

溃疡性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炎的难治疾病范畴,近几年人们搞清了肠内菌群的构成、功能异常与病态的关系。过去曾经尝试过粪菌移植的方法,反复灌肠和移植非常花时间,不方便,患者负担比较重。2018年2月在东京召开的第14次日本消化道学会学会会议上,顺天堂大学消化内科的石川大副教授公布了使用新抗菌药物与粪菌移植试验的有效性,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石川副教授说,联合抗菌药物的粪菌移植疗法,需要3种药物(阿莫西林、磷霉素、甲硝唑)口服两周,清除溃疡性肠炎的恶化因素重塑肠内菌群,等40小时待抗菌药物在血中浓度降低后进行粪菌移植。到目前为止的案例,单独除菌和单独用粪菌移植的治疗效果都不佳,这一点我们已经明确,所以考虑先除菌后移植的效率会更高。在实践中也确实证明了这个设想,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还要明确粪菌移植后是否转换了患者的肠内菌群,长期有效。

我们考察了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的溃疡性肠炎患者27例,解析了他们治疗前后的肠道细菌。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的肠道细菌与供体大相径庭,溃疡性肠炎患者在治疗前的菌群中有益菌比例低,有害菌比例高,细菌种类也比健康人少。移植了健康人的粪菌后,患者肠道内菌群明显改善,种类数和单种菌百分比与健康人群接近。石川认为这次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目前还需要时间观察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日本卫材: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仑卡奈单抗”欧盟获批

日本卫材和美国百健(Biogen) 4月宣布,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lecane......

早期胰腺癌筛查新突破:胃镜检查多一步,生存率翻4倍

胰腺癌早发现,生存率能从13%飙升到53%!"日本大阪大学最新研究显示......

2025日本临床肿瘤协会:癌症治疗新希望:免疫细胞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作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式,在......

日本胃癌协会提示:警惕新药T-DXd的肺健康风险

德曲妥珠单抗(T-DXd DS-8201) 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精准导弹......

为什么癌症总爱往肺里跑?科学家发现关键线索

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最担心的可能不是原发肿瘤,而是癌细胞的转......

全身骨痛查不出原因?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型"隐形骨病"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长期困扰患者的新型骨病元凶——这种让......

日本批准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每天1粒

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来了!每天1粒,适合常规治疗无效患者2024年底,......

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危险信号:不可忽视的警示

卵巢癌,这个在女性中相对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癌症,近年来引起了......

超声波+MRI:塔尔萨疗法或改变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和放射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主要内分泌障碍和管理方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可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