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纸、电视上经常能够看到粪菌移植不仅对肠炎有效,对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效果也值得期待。几个世纪前,人类已经用这种方法对家畜进行治疗了,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后来该方法用于食物中毒和重度腹泻的治疗,直到2013年有文献证明了它对感染症状有效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艰难梭菌是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经口感染后细菌抵达肠道,作为肠内菌存在,占健康人肠内菌群的7%。服用抗生素后肠内菌群的平衡被打乱,艰难棱菌开始增殖,艰难棱菌分泌毒素A和B,然后引发肠炎。
藤田医科大学病院消化道内科主任大宫教授说,针对药物治疗不响应,或者复发的艰难梭菌感染,粪菌移植的治疗效果能达到9成有效。
近几年,针对炎症性肠炎(IBD)或者过敏性肠炎综合征(IBS)、慢性便秘等肠道疾病有很多粪菌移植的试验。其中,通过动物试验已经证实了IBD的代表性疾病溃疡性肠炎与细胞内受体的异常有关,由肠内细菌构成比例失调引发。
医生们从患者的炎症部位将溃疡性肠炎的恶化因素Fusobacterium varium分离鉴定,以该菌为靶点进行多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认为Fusobacterium varium是引发溃疡性大肠炎,借助络氨酸导致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IL-8和TNFα细胞因子分泌造成炎症的细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