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SO预防性卵巢切除,日本首次公布最佳年龄数据

时间:2022-05-06 16:09:21 来源:日本就医网

BRCA 1和BRCA 2是肿瘤抑制基因,通常情况下在人体DNA发生损伤时能进行修复,抑制肿瘤发生。然而一旦BRCA基因发生突变,它们抑制肿瘤发生的能力就会消失,进而变相地“纵容”肿瘤的发生。妇科肿瘤方面,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增加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发病风险。对于携带BRCA1/2致病性突变的女性患者,通常建议进行降风险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isk reducing salpingo-oophorectomy,RRSO),以此作为一级预防措施。

日本新泻大学榎本隆之教授、关根正幸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调查了日本女性中BRCA1/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发病年龄。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偏高,且未发现40岁以下发病案例。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J Gynecol Oncol(2022; 33 :e46)。

平均发病年龄:BRCA1阳性51.3岁、BRCA2阳性58.3岁

在此之前,日本暂时还没有BRCA1/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卵巢癌发病年龄的相关研究报告。而欧美的数据,通常来自于RRSO推荐年龄检测的遗传咨询(genetic conuseling)。对于卵巢癌高危人群,美国NCCN指南推荐在35~40岁间进行RRSO手术,鉴于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偏高的趋势,该类患者的RRSO手术可延至40~45岁。

而在绝经前过早的切除两侧卵巢,患者不仅会丧失生育能力,而且还会因激素水平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如果能够通过BRCA1/2致病性突变来推测BRCA相关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就可以单独确定RRSO术的大致年龄范围,从而进一步推测出日本女性接受RRSO手术的最佳年龄段。

分析的对象是在日本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诊疗机构(JOHBOC)数据库中接受过BRCA基因检测的3,517名患者(截止至2019年8月)。其中确诊的卵巢癌患者468人,BRCA1致病性突变携带者185人,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42人,无BRCA致病性突变241人。

下图有关卵巢癌确诊时的年龄峰值,BRCA1突变者为40岁后半段(45~49岁),BRCA2突变者为50岁后半段(55~59岁)。

图1. 日本人BRCA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分布

根据有无BRCA致病性突变以及突变类型来看确诊时的平均年龄,BRCA1/2阴性组(无突变)的平均年龄53.8岁;BRCA1突变组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51.3岁,显著低于无突变组(P=0.039);BRCA2突变组的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58.3岁,显著高于无突变组(P=0.034)。此外,BRCA2突变组中未发现40岁以下卵巢癌发病案例,大约83.4%的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42例中的35例)。

BRCA致病性突变类型与发病年龄无差异

根据BRCA致病性突变类型来看卵巢癌确诊时的平均年龄,BRCA1L63X突变者为50.1岁,BRCA1 Q934X突变者为52.8岁;BRCA2 R2318X突变者为55.1岁,BRCA2 STOP1861突变者为61.1岁(下图2)。虽然卵巢癌的发病年龄与BRCA致病性突变的类型未发现显著差异,但L63X及R2318X突变者相较BRCA 1/2其他类型突变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图2. BRCA致病性突变各类型的卵巢癌发病年龄

卵巢癌预防效果:92%的BRCA 1阳性者在40岁之前接受卵巢切除

为进一步研究实施降风险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isk reducing salpingo-oophorectomy,RRSO)的最佳年龄,研究团队根据卵巢癌诊断年龄的分部推算出RRSO的卵巢癌预防效果。结果显示,BRCA1致病性突变携带者中有97%的患者在35岁之前接受RRSO手术,92%的患者在40岁之前接受RRSO手术。而BRCA1致病性突变携带者中不满40岁确诊卵巢癌的患者共14例,其中不满30岁的2例,30~34岁的3例。对此,关根副教授表示应重视卵巢癌发病年轻化这一状况。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团队认为该项研究首先明确地揭示了日本BRCA1/2致病性突变导致的卵巢癌的发病年龄范围。其中BRCA2致病性突变者40岁以下未发现卵巢癌发病这一点极为重要,考虑将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实施RRSO手术的时间推迟至40岁,也具有合乎科学的妥当性。另一方面,根据JOHBOC乳腺癌研究小组的数据,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中34.2%的患者在40岁之前确诊乳腺癌。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对乳腺癌的预防效果,可以进一步研究BRCA2致病性突变携带者接受乳腺癌RRSO手术的最佳年龄。

相关文章

日本卫材: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仑卡奈单抗”欧盟获批

日本卫材和美国百健(Biogen) 4月宣布,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lecane......

早期胰腺癌筛查新突破:胃镜检查多一步,生存率翻4倍

胰腺癌早发现,生存率能从13%飙升到53%!"日本大阪大学最新研究显示......

2025日本临床肿瘤协会:癌症治疗新希望:免疫细胞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作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式,在......

日本胃癌协会提示:警惕新药T-DXd的肺健康风险

德曲妥珠单抗(T-DXd DS-8201) 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精准导弹......

为什么癌症总爱往肺里跑?科学家发现关键线索

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最担心的可能不是原发肿瘤,而是癌细胞的转......

全身骨痛查不出原因?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型"隐形骨病"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长期困扰患者的新型骨病元凶——这种让......

日本批准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每天1粒

溃疡性结直肠炎新药来了!每天1粒,适合常规治疗无效患者2024年底,......

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危险信号:不可忽视的警示

卵巢癌,这个在女性中相对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癌症,近年来引起了......

超声波+MRI:塔尔萨疗法或改变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和放射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主要内分泌障碍和管理方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可能引发......